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缓蚀阻垢剂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缓蚀作用
形成保护膜:缓蚀阻垢剂中含有一些具有缓蚀作用的化学物质,如有机螯合剂和缓蚀剂等。这些物质可以与水中的金属离子(如铁、铜、锌等)发生络合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保护膜,阻止金属与水中的腐蚀性物质接触,从而抑制金属的腐蚀。
改变电极电位:部分缓蚀剂能够改变金属的电极电位,使金属处于钝化状态,降低金属的腐蚀倾向。例如,一些含氮、含硫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在金属表面吸附,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或吸附膜,阻碍金属的阳极过程或阴极过程,减缓腐蚀速度。
螯合作用
稳定金属离子:缓蚀阻垢剂中的有机螯合剂可以与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的形成阻止了金属离子与阴离子(如碳酸根、硫酸根等)结合形成水垢的过程,将易结垢的金属离子稳定在水中,减少了水垢的生成。
提高晶格畸变程度:一些高分子聚合物类的阻垢剂除了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外,还会吸附在晶粒表面,干扰晶粒按正常晶格生长,使生成的水垢晶格歪曲、畸形,变得疏松易碎,容易被水流冲走,从而起到阻垢的作用。
分散作用
防止颗粒聚集:缓蚀阻垢剂中的分散剂可以降低水中悬浮颗粒和固体颗粒之间的凝聚作用,使颗粒均匀分散在水中。这样可以减颗粒的聚集和沉积,阻止垢的形成。对于已经形成的微小水垢颗粒,分散剂也能使其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防止其进一步长大和附着在设备表面。
静电斥力作用:部分阻垢剂在水中电离后会产生带负电荷的分子链,这些分子链可以吸附到悬浮在水中的一些杂质粒子上,使粒子表面带有相同的电荷,由于粒子间的相互排斥,使其呈分散状态悬浮于水中,避免粒子间相互结合形成大的水垢颗粒。
pH调节作用
影响金属溶解度:合适的pH值可以改变水中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和络合反应的速率。缓蚀阻垢剂常常含有酸碱调节剂,能够调节水的酸碱度,使水中的金属离子在合适的pH范围内保持较低的溶解度,减少金属离子与阴离子结合形成水垢的可能性。
改变垢的形态:不同的pH值条件下,水垢的成分和形态也会有所不同。通过调节pH值,可以使形成的水垢变得更加松散,易于被清除或随水流带走。
上一个:杀菌灭藻剂种类
下一个:缓蚀阻垢剂的种类及特点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里坦镇石疙瘩村